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12日電(中青報ⷤ𘭩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嫦娥五號任務第一批月球科研樣品發放儀式在北京舉行。來自13所科研機構的31份樣品借用申請獲得通過,對應21個樣品,共17.4764克。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艙帶回約1731克的月球樣品,這些樣品進入中科院國家天文台月球樣品實驗室,部分在國家博物館展示。2021年4月13日,嫦娥五號任務第一批月球樣品信息在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上線發布,並開始受理借用申請。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月球樣品管理辦公室主任裴照宇介紹,首批一共發布了44個科研樣品,共56.8812克,其中光片樣23個共768.3毫克、岩屑樣19個共1112.9毫克、粉末樣2個共55克;粉末樣可由多個申請人共同借用,光片樣和岩屑樣是排他的。
截至5月31日,國家航天局共收到23家科研機構的37名使用責任人提出的85份申請。6月11日,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第一次月球科研樣品借用申請評審會。經審核,來自13所科研機構的31份申請獲得通過,對應21個樣品,共17.4764克,其中光片樣6個157.6毫克,岩屑樣13個868.8毫克。
月球樣品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日祥談及借用申請評審標準時表示,首先要評估申請人擬研究的科學問題是否具有重要科學意義,是否能推進人類對月球、地球、太陽係的認識;其次,要評估申請人的研究方案是否可行,申請樣品量是否合理,是否具備相關研究能力,所屬單位是否具備月球樣品保存與測試條件等;另外,在會議表決時,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參會專家同意,申請方能通過。
至於研究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意義,朱日祥說,嫦娥五號采集的月球樣品與過去美蘇獲得的月球樣品不同,通過對嫦娥五號采集月球樣品的研究,將對月球與行星演化、行星宜居性等方麵產生新的認識。
他還表示,研究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有望“一舉三得”:第一是培養人才,由於美國的沃爾夫法案,中國科學家基本拿不到阿波羅月球樣品進行研究,製約了中國月球與行星科學的發展,如今我國可以培養自己的研究隊伍。第二,采樣區是經過大量研究與論證的,有可能對月球演化的動力學過程有突破性的認識。第三,對中國後續月球與深空探測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據裴照宇介紹,後續我國還將根據地麵應用係統的樣品處理進展,陸續發布新的科研樣品,初步計劃下一次月球科研樣品借用申請評審安排在今年9月。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